新闻资讯
 
400-006-2615
QQ:3380765969
E-mail:cornell001@163.com
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新闻 >
考古出来的骨关节炎的新医学发现
发布时间:2020-09-07 作者:骨密度分析仪 浏览:
骨密度分析仪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研究人员收集了超过 2500具骨骼化石标本,推断出死者的性别、年龄、死亡年龄、身高、体重等重要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使用骨密度分析仪等仪器进行检测,产出了好几项新观念,和以往我们对骨关节炎的认识大不相同。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由于骨骼的特殊性(不易腐败),使之可以在人死后长期保存。而对骨骼化石的病理研究,可以重现死亡者生前的生活习惯、生活状态,以及是否存在关节炎,及其程度有多深。
  研究的样本来自某大学社会定量科学中心的研究者从各地博物馆收集的超过 2500具骨骼,最久远的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研究人员用其进行分析。
  研究者从中选取了大约1500具来自工业革命早期(公元1800至1900年)的骨骼标本,以及800多具现代骨骼(公元1900至2000年)标本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比较这些骨骼标本,分析对照数据和相关因素,科学家们得出以下结论:
  1、人类最早在6000年前,就有了关节炎存在的痕迹。
  2、关节炎以前是一种发病很低的疾病,在工业革命之前,这一疾病的发病率只有不到6%,而在今天的美国,这一数字已经高达16%。
  3、肥胖是影响关节炎发生与否的最关键因素,而不是大家之前认为的年龄。
  4、最近50年(二战后),除了肥胖、年龄、性别因素外,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关节炎越来越高发(2.1 倍)。
  这些观念和传统有关骨关节炎的概念有很大不同,可以说,给骨关节炎研究领域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