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骨密度仪诊断骨质疏松症时,骨密度的测定是以双能量X光吸收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缩写成DXA)当标准。
临床上看过有人做过一次骨密度检测后,治疗了五年以上都没有再做过骨密度。也有骨密度正常的人,每年都自费做骨密度检查。
到底多久做一次骨密度检查,以下整理不同医学会的建议:
北美停经学会(NAMS)
可以在治疗后,间隔1~2 年做骨密度。如果骨密度稳定,再重复做骨密度就没什么用处。
没有治疗的停经后妇女,过2~5 年才需要再做骨密度。
美国骨松基金会(NOF)
药物治疗1~2 年后做骨密度,之后每二年做一次。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更频繁检测。
没有危险因子的人,和一开始骨密度T 值正常或稍低的人,可以拉长检测间隔。
国际临床骨密检测学会(ISCD)
骨密顾检测的间隔,应视各别病人临床状况决定,起始治疗、或治疗改变1 年后都属恰当。药物疗效确定后,可以拉长检测间隔。
骨质快速流失的疾病,如类固醇治疗时,可以更频繁检测。
中国骨松学会(TOA)
未接受积极治疗者,不建议在一年内重复测量骨密度(除类固醇引起的骨松),一般建议二年后检测即可。
药物平均要一年以上才能看到骨折减少的效果,所以用药持续一年以上、最好两年,才再做骨密度评估治疗效果。
美国内分泌学会(AACE)
治疗后每1~2 年做DXA,直到骨密度稳定。持续每1~2 年做DXA,或看临床情况减少频率。
检测之后如何比较?
DXA检测骨密度的机器不是完美,就算操作步骤、身体摆位都相同,测出来的骨密度也会稍微不同。所以比较前后DXA骨密度检测的结果时,除了确定身体部位、摆位正确,还要看骨密度的变化。要超过机器的「最小有意义变化量」(Least significant change,缩写LSC),骨密度才算真的不同。
按照2015年国际临床骨密检测学会(ISCD)的共识,检测的DXA骨密度报告,一定要写出机器的LSC,和前后骨密度测定是否有显著变化。
一般建议二年,稳定后可更久
药物治疗后,骨折风险的减少,比看到骨密度的改变还快。骨密度在治疗后有增加,代表药物反应很好,应该持续治疗。如果骨密度不升反降,也不用灰心,因为如果没治疗,骨密度可能减少的更多。
那这样为啥要做?反正不管怎样都要继续用药!
其实检测的目的,还包含找出药物治疗后,骨密度继续大幅下降的人,可能是次发性骨松,应该要再评估一次骨松原因和治疗选择。
在更好的检测工具形成标准之前,可以先照骨密度仪厂家的指引,一般病人治疗二年再检测,稳定的话就拉长间隔。高风险病人、类固醇用药者,可缩短成一年检测。
(目前健保的骨密度检测,限定高风险病人和骨松检测治疗的妇女,且要间隔一年以上,只给付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