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400-006-2615
QQ:3380765969
E-mail:cornell001@163.com
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新闻 >
骨密度检测报告中的Z值及其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20-07-06 作者:骨密度分析仪 浏览:
骨密度分析仪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使用骨密度分析仪来测定骨密度,是骨科常用的一种检测手段。面对骨密度检测报告上的数值,很多人表示不解。今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骨密度检测报告中的Z值及其临床意义。
  所谓Z值,就是将被检者的骨密度与同性别、同年龄正常人群的骨密度平均值相比较,即Z值=(受检者的骨密度值-同龄人的骨密度平均值)/同龄人的骨密度标准差。
  Z值反映的是被检者与正常同龄人之间骨密度(骨密度)的差异。比如说,被检者的年龄是 30岁,Z值就是与30岁年龄段的正常人的骨密度平均值相比较。Z值的正与负分别表示高于或低于同年龄段健康人群的骨密度。Z值是一个用标准差(SD)来表示的相对数值。
  判定标准:
  Z值>-2表示被检者的骨密度在正常同龄人的骨密度范围之内;
  Z值<-2表示被检者的骨密度低于正常同龄人,出现骨质疏松的可能性较大;
  需要注意的是:Z 值正常并不表明被检者的骨密度完全没有问题,例如老年人Z值正常,不代表其一定没有骨质疏松或是发生骨折的风险很小。这是因为,在同一年龄段内,即便是正常的老年人,也同样存在着与增龄衰老相关的骨量丢失、骨密度减低及骨骼脆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不能用Z值来判断有无骨质疏松。换句话说,Z 值虽然可以反映被检者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但对诊断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意义不大,临床上主要用于儿童骨质疏松症的诊断。